AFTER POST-IMPRESSIONIST MASTERS 分離主義先驅 愛彌兒.貝納

一月 8th, 2015  |  Published in ART, MAGAZINE, NEWS

提及19世紀末的西洋繪畫,許多人心中必定馬上浮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大師們,那些有著浪漫光影變化的作品,無疑是許多人心中的最愛;不過今年秋天,法國橘園美術館開啟了19世紀末的另一個繪畫視角—愛彌兒.貝納。這位對世界充滿求知慾的藝術家或許令人略感陌生;但提及他身邊的親密友人—梵谷、塞尚與高更與羅特列克等人,那麼貝納也不該如此黯淡於世了。

愛彌兒.貝納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畫家,也是一位雕塑家、藝術評論家、作家與詩人;活耀的思緒讓他在現代藝術理論的推廣上,成為相當有份量的角色,而他多次在《西方》(L’Occident)雜誌發表的評論,也間接刺激了塞尚等藝術家摸索出自己的藝術觀點。

貝納是梵谷、高更、塞尚的後輩,也是好友,與他們有著密切的往來;年輕時,他曾在開羅住過一段時間,專研原始藝術中的形體簡化與符號象徵,這卻也意外地將他導向對西洋古典藝術的研究;而在1904年返回法國後與塞尚的結識,更奠定了他往後的繪畫風格—展現當時各種繪畫流派痕跡的綜合體。

在當時,以海報設計而出名的羅特列克擅長用簡潔流暢的線條來勾勒主體;而貝納的油畫作品,也可見類似的粗線條描邊,用明顯的黑色輪廓將不同色彩區塊勾勒出來,呈現畫家經過思考後所詮釋後的主觀景色,賦予傳統油畫一種摩登的插畫感。這種充滿現代性的繪畫風格被稱之為「分隔主義」(Cloisonnism),也讓貝納的畫作走出鮮明的個人色彩。


貝納在年少時即展現了他的藝術才華,橘園美術館的館藏之一《在愛之森林的瑪德蓮》(Madeleine in the Bois d’Amour,1888) 是他二十歲時的作品,畫中的少女是貝納手足情深的姐姐瑪德蓮,他以飽滿的大面積色塊與和平塗的筆法,呈現一種類似日本浮世繪的平面視覺效果,僅以黑色勾邊將前景描繪出來,讓少女彷彿融入靜謐的自然之中 。

學生時期曾徒步遊走布列塔尼的貝納,醉心於旅行中所見到的壯麗景色與傳統鄉村風情,也因此常以農村生活為創作題材;不過,貝納畫筆下的農婦與村莊雋永優雅,顛覆一般對於鄉村題材的寫實印象。畫作《麥田豐收》(La Moisson d’un champ de blé,1888)中的村人形貌簡約,構圖上大片留白,僅用黑白來交代人物與背景,襯托出整片麥穗的金黃。

《販豬市集》(Le marché aux cochon)則使用了對比強烈的鮮明色彩,反映出當時另一種畫派—納比派(Les Nabis)所提倡的「反映當下生活的內在、精神和夢」之主張,大量的粉紅、金黃、葡萄紫,點綴著幾處紅色與湖水綠,用獨樹一格的奇幻色調來詮釋養豬農家 。

此外,《自畫像》(Autoportrait,1890)同樣巧妙地使用了不符合現實情境的色彩,且有別於一般肖像畫的單色背景,他加上了遠處風景,烘托出一種夢境般的氛圍;作為此次展覽宣傳主視覺的《午後的聖布里亞克》(Après-midi à St Briac,1887),也可見貝納將其廣博的藝術研究背景,將原始藝術與東方水墨式的構圖融合在西洋傳統繪畫之中,結合了單純化的形體與平塗技法,裝飾性十足 。

貝納多變的繪畫生涯中,風格不斷地隨著他對世界的探索而轉變,從他的繪畫中可以讀出許多當時歐洲社會的脈動,但更令人喜愛的是,那些美好而沉靜的舊時景色。在適合懷舊的秋日,不妨跟隨貝納的作品,靜靜地感受一下自然的時序變化,跟隨流動的色彩與光影去旅行吧!∞

 

【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.20期】

 

Leav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