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與 「Dora Maar」 這個名字的記憶連結,大多是Pablo Picasso名畫《The Weeping Woman》中那以陰鬱色塊填充的破碎面容,或是《Dora Maar with Cat》中那呈現畸形體態的神秘女子。在1936 年邂逅Pablo Picasso、並與之墜入愛河後,Dora Maar 的一生幾乎都活在「Picasso 的情人與靈感繆斯」這樣的陰影下,殊不知她本身其實是位才華洋溢的攝影師,更是於30 年代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現實藝術家。 Dora Maar(原名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)於1907 年出生法國,在3 歲到19 歲這段期間跟著家人移居阿根廷,而後回到巴黎,進入藝術學校就讀並訓練繪畫與攝影功力。同時與André Lhote 和Henri Cartier-Bresson 等藝術家切磋交流,也曾以一頭黑髮和絕世美顏征服Man Ray 與Jean Cocteau 的心,成為這些大師畫作中的模特。 1931 年,Dora Maar 與好友Pierre Kéfer 共同創立工作室,投入人物肖像、時尚雜誌與廣告商業攝影,並將其對超現實風格的熱愛注入作品中;其拍攝幼年犰狳的《Portrait of Ubu》在倫敦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亮相後,遂成為該藝術運動的象徵性影像,而其捕捉模特Assia Granatouroff 身姿的一系列攝影,則從女性拍攝者的角度,破格地嘗試了在當時仍被視為禁忌話題的裸體攝影。此外,柔美的光影、耐人尋味的虛幻元素、奇異錯置的物件和渲染暗黑氛圍的畫面濾鏡,也交織出Dora Maar 極具識別性的藝術風格,體現於《Untitled-Hand-shell》伸出貝殼的手、《The Years Lie in Waitfor You》蜘蛛網中的女人、《Untitled-Legs》行走河面的斷肢雙腿、《Double Portrait》以雙重曝光疊出的迷濛面容等影像中,為畫面鋪上令人侷促不安的朦朧詩意。 在產出超現實影像之餘,Dora Maar 亦加入左派藝術家/ 知識分子社團,於巴黎、倫敦、巴塞隆納等地,以鏡頭描繪歐洲經濟大蕭條下民不聊生的悲慘景緻;這段經歷也啟發Dora Maar [...]
ART
O’MAGIC POWER OF BLEAKNESS MARK LECKEY 蒼涼的魔幻力量
十一月 17th, 2019 | by eyemag | published in ART, FEATURE, MAGAZINE, NEWS
隨著時序入秋,各地藝廊、美術館也紛紛卸下夏天的爭奇鬥妍,推出年末重要大展;位於歐美藝術匯流中心、引領當代藝術潮流的倫敦泰德不列顛美術館(Tate Britain)也不遑多讓的為藝術圈帶來久違的驚喜!擅長影像拼貼與聲音藝術的英國當代藝術家Mark Leckey,長年居住並生活在倫敦,曾以互動視覺藝術裝置作品《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》獲得2008 年英國視覺藝術大獎透納獎(Turner Prize)。時隔多年,泰德美術館再次邀請他回歸,以大型的裝置藝術結合過去錄像創作,為泰德不列顛的2019 年末寫下藝術與記憶交織的奇幻盛宴。 以《蒼涼的魔幻力量》(O’ Magic Power of Bleakness)為主題,從Mark Leckey 的個人記憶切入,打破藝廊的觀賞框架,打造出等比例的英國M53 高速公路橋,並結合3 支影像作品,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真實的橋墩之下,步入Mark Leckey 的記憶與奇幻經歷中。展覽已於今年9 月開展,展期至2020 年1 月5 日止。 「我的作品多取材自童年與青年時期所經歷的人事物,那些記憶至今仍提供我源源不絕的靈感,並深深影響著我。」做為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,Mark Leckey 擅長融合藝術與次文化,探討青少年、階級文化、懷舊記憶等題材,而他的素材則多半取自往日重要回憶。《蒼涼的魔幻力量》展覽以多次出現在他作品中的M53 高速公路為核心,這座鄰近他故鄉、擁有不少兒時記憶的高速公路。有別於過往多以影像描摹,這次他直接在泰德不列顛美術館內打造橋墩,外觀上宛如直通美術館的高速公路,走入展間則重現他兒時在橋下的珍貴記憶。 橋樑以古代遺址的基石為底,作為藝術家的記憶通道,透過佩珀爾幻象(Pepper’s Ghost)戲劇化地揭開序幕。在這鬧鬼的高速公路下,5 個青少年的聲音引領觀眾走進這齣融合Mark Leckey 的記憶與傳說之奇幻故事。橋下同時展出3 支影片創作,包括2 支過往作品與1 支全新創作,前者為1999 年一鳴驚人的《Fiorucci Made Me Hardcore》,為Leckey搜羅1970-1990 年代英國地下俱樂部舞池的影像,交織拼貼成一曲夢幻又強烈的青春蒙太奇,以及2015 年《Dream English Kid, 1964 – 1999 AD 2015》,以網路上的影片片段為素材,交叉剪輯而成的回憶錄式影像拼貼創作;而全新的影像作品《Under Under In》則以他童年在M53 高速公路橋下的超自然奇遇為題材,呼應這次展覽打造的橋墩重現當年。 作品所形塑的記憶,除了貫穿Mark Leckey 的記憶與社會觀察,也與這座高速公路橋在意識上串連,體現了包括社會、歷史、次文化與藝術、生活經驗與科技的大型當代藝術創作。Mark [...]
DON’T!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 解構遊戲規則的攝影藝術
八月 12th, 2019 | by eyemag | published in ART, FEATURE, MAGAZINE, NEWS
攝影,究竟是剖析藝術家心理的視覺闡釋,或是眼前所見之物的真實再現?對於評論家而言,此題答案多為「以上皆是」,但在討論攝影者透過相片呈現事物的最終目的之前,這些作品總免不了經過世俗審美的檢驗,如美國攝影師Charles M. Taylor, Jr. 於1902 年出版的《Why My Photographs Are Bad》,便將「一張成功的照片該避開的誤區」逐條寫下,其中包括「雙重曝光」、「拙劣的構圖」、「不適合的裁切」和「拍到自己的影子」等等;此外,因拍攝動態物件產生的模糊效果、沖洗底片時不小心弄出的表面瑕疵,或是於強光源下產生的鏡頭眩光等等,也都是過去人們認為一張照片拍攝失敗的原因。 然而,藝術流派在文化發展中遭遇的反動現象,也無可避免地體現於攝影的潮流更替上頭,從前那些嚴謹而僵化的遊戲規則,於William Klein、Lee Friedlander 和Ilse Bing 等攝影師眼裡,成了限制想像力奔流的閘門─ William Klein 以低解析度的粗粒子和模糊的動態攝影,改寫現實於鏡頭中被觀看的模樣;Lee Friedlander 罔顧被攝者的整體性,以不成比例的構圖、不當的身體裁切和即興表演似的取景,讓爵士樂哼唱旋律般的自由態度走入影像中;而「萊卡女王」Ilse Bing,則於畫面中大膽置入拍攝者的倒影,干涉了以客觀角度還原事物的記錄性。 此外,40 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Lisette Model,也加入這場重塑攝影定義的革新運動,如其顛覆審美的肖像照,題材多取自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平凡人物─穿著泳裝的胖女人、擠出雙下巴的女歌唱家,Lisette Model 以最純粹、最誠實的鏡頭捕捉人們自然的一面,也為美國紀實攝影史寫下一頁嶄新的面貌。 拒絕中規中矩地描繪現實,轉而擁抱超現實主義的天馬行空,也是攝影先驅們向陳腐教條下戰帖的方式,有Man Ray 開拓「無相機攝影」的潛能,使用中途曝光和實物投影打造幻夢般的神秘影像;也有Maurice Tabard 以雙重曝光和蒙太奇手法,疊合出令人不安的詭譎畫面;更有Florence Henri透過鏡面反射拓展出空間的無限可能性,其富有寓意的黑白影像令人神往不已。 由此可見,「從失敗中吸取教訓」已不再是當代攝影師所堅信的原則,而這些「扭轉失敗為成功」的經典影像,則被完整收錄在由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舉辦的《Don’t!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》展覽中,從7月20 號至12 月1 號,邀請眾人見證突破美學框架的每一次快門嘗試。∞ 【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.39/ 2019年秋季號】
STANLEY KUBRICK: THE EXHIBITION 解剖史丹利庫柏力克傳奇回顧展
五月 8th, 2019 | by eyemag | published in ART, FEATURE, MAGAZINE, NEWS
手牽手的雙胞胎女孩肅立在長廊、環繞 A.I. 人工智慧及語音辨識的太空站日常、想作惡就嘔吐的人格改造青年,這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畫面,不僅是影迷如數家珍的經典,更啟發無數當代的電影、電視創作;而打造這些經典的大師,正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導演—史丹利庫柏力克(Stanley Kubrick)。 出生於 1928 年紐約,美國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以瘋狂、前衛又不受限的影像風格與創作享譽世界,1968 年提名奧斯卡的《2001 太空漫遊》(2001: Space Odyssey)更以高度前衛的未來場景和高科技畫面,成功預言了 50 年後的現今科技發展。他不僅是眾多電影導演的靈感來源與致敬 ICON,更被讚譽為科技界的預言家。享年 70 歲的他,將近 40 年都在英國度過,可說是他的第二家鄉,因而在他逝世20週年的2019年,倫敦設計博物館(Design Museum)將舉辦「Stanley Kubrick: The Exhibition」展覽,自 4 月 26 日起至 9 月 15 日止,搭配英國電影協會(BFI)同步播映多部經典作品,以一場盛大的全城展覽,引領世人回顧這位天才導演的傳奇創作生涯。 從未來預言鉅作《2001 太空漫遊》、挑戰社會的暴力禁片《發條橘子》(A Clockwork Orange)、恐怖驚悚片經典《鬼店》(The Shining),到《萬夫莫敵》(Spartacus)、《大開眼戒》(Eyes Wide Shut)、《奇愛博士》(Dr. Strangelove)等,史丹利庫柏力克在電影中展現了極致的前衛美學與超前 50 年的未來概念,並大膽挑戰當時的社會價值觀。除了狂野的劇本宇宙,影片中打造的驚人美術場景,更是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藝術成就。「Stanley Kubrick: The Exhibition」展覽提供了獨特的視角,以創作過程為核心,展出電影中大量的道具、服裝、模型、與攝影紀錄,讓參觀者得以橫向窺見大師的原創設計美學。 要說史丹利庫柏力克令人著迷的魔力,除了他橫跨科幻、戰爭等多類型的導演功力,還有他處理場景的獨特設計思維。除了大量與跨世代設計師合作,他更意外地在 50 年前的電影裡「預言」了未來的 A.I. 人工智慧、太空船、電腦與智慧型手機,對比眼下的時代,預言成功率之高著實令人嘆服。透過這檔展覽,你可以探索《2001 太空漫遊》中拍攝人造重力場景的離心機組、漫步在《鬼店》裡經典的地毯與長廊,或是近距離觀看《金甲部隊》(Full Metal Jacket)裡的頭盔、以及《亂世兒女》(Barry Lyndon)中經典的服裝設計;除此之外,還有無數導演分鏡表、場景設計草稿,甚至是從未公開的場景,都將在展覽中一一剖析呈現。 「策劃他的展覽宛如一場夢」,策展團隊表示:「Stanley Kubrick 是全世界數一數二、最前衛也最才華洋溢的電影創作者。」展覽中大量運用空間、平面的設計規劃、置入影片、模型等媒材,剖析創作思維、重現場景建構,讓世人能深入了解庫柏力克背後的魔幻異想,也邀請全世界的影迷,一同在倫敦這個意義深遠的地方,飽覽電影大師腦中的異想世界。∞ [...]
ISLAND HOPPING: SETOUCHI TRIENNALE 跳島漫遊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
四月 1st, 2019 | by eyemag | published in ART, MAGAZINE, NEWS
三年一度,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盛大回歸!從地方文化到國際藝術盛事,瀨戶內的發展有目共睹,更早已自2018年起成為周遭國家的必訪目標。2019 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將從4 月開始,分成春、夏、秋三個會期,主視覺找來設計師原研哉操刀,以「海中生物」為主題,從漆黑的海報中隱約浮現的魚類,呈現看似平穩寧靜的瀨戶內海之中,不可忽視的神秘幽為力量。 位於日本本州、四國、九州交界,瀨戶內海自古即為交通運輸繁榮的重要位置,船隻總會在各個小島停留,帶來最新的趨勢與生活潮流。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、人口急遽老化,外加全球化盛行帶來的優化與同質化,讓島嶼的獨特逐漸被侵蝕削弱,也讓原本活躍的海洋喪失生機,但那充滿生命力的海洋文化與島嶼間的交流,依然可在現今的島民身上瞧見端倪。 為了恢復瀨戶海內往昔的活力,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2010 年誕生,隨著藝術家與作品的進駐,因應在地文化進行的創作,再次串起島嶼間的交流與活力,並將往昔船隻的商品流通,提升為藝術與文化的流動。這項改變在2016 年的藝術祭已初見成效,大量地觀光人潮除了為居民帶來工作與新生,更帶來人潮與活力,讓這片內海從頹圮的蒼老,逐漸轉化為希望之海。 整個藝術祭分佈在12 個島,包括擁有超熱門草間彌生南瓜裝置的直島(Naoshima),這次也將加入在地藝術家的一系列創意藝術課程;藝術氣息濃厚的豊島(Teshima)結合藝術與農產的發展,除了必訪的豊島美術館,著名的「島廚房」也將有相應的小農美食活動;俗稱鬼島的女木島(Megijima)以當地著名的「桃太郎」傳說為出發點,讓藝術家與建築師一同進行都市設計,預計打造兼具藝術與在地特色的文化商店;又稱為「貓之島」的男木島(Ogijima)則邀請藝術家針對當地廢棄的建築進行改造,同時帶入社區與藝術的共生概念,留存小島的特色;有著地中海般美景的小豆島(Shodoshima),島上廢棄小學改造的「亞洲藝術平台」(Fukutake House)將持續舉辦藝術活動,深耕亞洲區的藝術鏈接。另外還有強調歷史、透過藝術創作與當地文化串連的大島(Oshima)、犬島(Inujima)、沙彌島(Shamijima)、本島(Honjima)、高見島(Takamijima)、粟島(Awashima)與伊吹島(Ibukijima)等,無論是依原地勢而誕生的建築、裝置藝術,亦或是邀請觀光客交流的展覽、活動,透過搭船跳島的旅程,不僅能紮實地體驗一回瀨戶內海島嶼居民的在地生活,更能藉由藝術與文化交流的渲染,與這片海產生緊密的連結。∞ 【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.37 / 2019年春季號】